只有隧道内空间及压力恒定,火车才能顺利通过,正常支配我们拇指、中指、食指皮肤的感觉及运动。
可当我们过度使用手腕,隧道里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的状态,火车在隧道中被挤压。
于是神经冲动传送出现异常,被正中神经支配的那些部位便会出现麻木、疼痛。
大拇指外展、屈曲和对掌肌力减弱,严重者甚至出现手部肌肉萎缩。
另外为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 因此女性发生麻、痛的概率要比男性高。
所以说,别拿手麻不当病,这个腕管综合征,也就是平时常说的“ 鼠标手”,可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
因新型职业兴起,更普遍了
几年前鼠标手还是个新鲜词,然而在职业病遍地的今天,一提到这个词,大家都会露出苦笑。
在国家2017年度职业发展报告中,开始有提到新增职业中近七成为互联网从业者,包括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行业。
“早上8点多出门,晚上10点多到家,一整天的工作都是盯电脑屏幕”
“早上8点多出门,晚上10点多到家,一整天的工作都是盯电脑屏幕”
这是不少人一天的工作状态,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长时间地接触、使用电脑和手机,“ 鼠标手” 已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
《2019年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提出了 新型职业伤害的概念,“ 鼠标手”这个问题也包含其中。
另外还有颈椎病、腰椎病、视力下降、内分泌疾病等新型职业病非常普遍,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也日益增多。
不过与传统职业病直接、明显、剧烈的特点相比,新型职业病给打工人带来的困扰往往是长期的、慢性的、隐蔽的。
二、
它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麻
引起“鼠标手”的原因很多,除了最常见的用手过度引起腕部劳损外, 内分泌变化、腕部骨折或感染、风湿、类风湿、痛风等各种因素也有可能引发“ 鼠标手”。
因此孕期和产后妈妈、家庭主妇、糖尿病患者和腕部创伤人群也要警惕。
1
发病有三个阶段
●痛→感觉增强阶段
这时疼痛开始间断发生,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酸痛不适,手腕就像喝醉了一样迟钝,握力和手部各部位协同工作能力开始降低。
●麻→感觉退化阶段
一到夜间还会感受到像被小针扎一般的麻,这时可就需要起床活动或甩甩手,才能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实际上人觉得“麻”的时候,症状已经加重。
●木→感觉消失阶段
在麻木持续24小时后,人开始渐渐感觉不到麻。有人会以为是好转,实际上是“木”掉了。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神经受损,进而引起手部肌肉萎缩。
正所谓温水煮青蛙,越舒服越危险。
2
两个办法可自我检测
如果你出现过间断性手麻,怀疑有可能是“ 鼠标手”时,可以通过下面这两个方法进行自测。
● 屈腕试验(Phalen试验)
检查时两手背相对,腕关节屈曲70°-90°,持续1分钟后,如果感觉到手指出现麻木,疼痛加重即为阳性,可能是“ 鼠标手”。
●叩击试验(Tinel’s试验)
用手指轻扣腕部时,疼痛麻木感向指尖放散,即为阳性,可能是“ 鼠标手”。
若是检测完发现自己有鼠标手的可能性不要紧张,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如果确诊为“ 鼠标手”,也不用过于忧虑。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只要发现得早,治疗空间也大。
以下是健康160为您精选的深圳名医,可以放心挂号或线上咨询。
深圳名医
点击下图 立即 预约/咨询
↓↓↓
三、
让过劳的手腕休息下吧
“ 鼠标手”是一个慢性疾病,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想要不得病或者让鼠标手加重,就得从生活的细节去预防。
1
休息,以静制动
看似简单,却是有效的方法,让过劳的手腕能有休息的机会,可减轻受压神经根的水肿程度。
建议大家连续用手机或键盘 1小时左右,最好休息 10分钟,可以在休息时间活动一下手腕。
●不要钱的缓解tips,可以学起来
这里还有一套手部放松操推荐给大家,一共6个步骤,每一步保持5秒,可重复3-5次。
●佩戴护具,主动保护手腕
想要保持腕关节休息,必要时可以佩戴护具固定,限制腕关节活动,促进腕管内组织水肿的消退。
另外注意夜间也可佩戴腕托,可使手腕处于中立位,减轻症状,保护腕部。
2
缓解疼痛,减轻肿胀
●热敷冷敷,是有别的
鼠标手的早期问题还可通过按摩、理疗等方式缓解疼痛。
热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理疗方法,可以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快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止痛、减少粘连的作用。
但热敷需要注意时机。患了鼠标手的人,症状较轻或慢性期时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
但如果症状严重,出现红肿或韧带撕裂等急性症状时千万不要热敷,而要用冷敷或冰疗了。
●常备消肿镇痛药物
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以外,家和办公室最好备点简单镇痛药,可以在麻、痛突然发作的时候自己做点紧急处理。
比如轻度扭伤、肌肉疼痛、轻微炎症医生会给开的扶他林软膏。另外也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来消炎消肿。
严重的“鼠标手”导致正中神经卡压严重的,则应该去医院检查是否需要手术减压。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暂时的休息也是为了以后走更长的路,所以还是要好好呵护自己的手。
审稿专家
▼▼
- End-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