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中伏了,老郭先来跟大家说说三伏的特点,这初伏是“伏邪刚起”,末伏是“伏邪将散”,而中伏是“湿热交蒸、阳气最盛”的时段,一年中最“闷、湿、热、毒”的时候就在这十天。
中伏,最该补的,是脾阳和心阳,因为它俩在这时最容易被暑湿压制住。
所以有“中伏吃鸡,补阳补气”的传统。这不光是吃肉解馋,更是顺应天时、补养正气!
为啥要吃鸡?《本草纲目》记载:“鸡,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志健胃。”也就是说,鸡肉,性温味甘,入脾、胃、肾三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温补气血的功效。
吃它不仅补脾胃,还能助肾阳、养心血,对年纪大的、体虚的、病后康复的,最是合适。
而且,三伏天咱容易伤津耗气,尤其是汗出过多、食欲不振、气短乏力,鸡这种温补而不燥的肉类就刚刚好,补气不腻、养血不燥、滋而不滞。
中伏吃鸡,有讲究!1. 小公鸡,阳气足鸡为阳禽,小公鸡阳气更盛,选1.5公斤左右的、散养的,不喂饲料、自然吃虫草的那种小公鸡,肉质细腻、筋骨紧实、阳气充沛,最适合中伏炖汤补阳。
2. 黑羽鸡(乌骨鸡),补阴养血如果是身体偏虚、晚上心烦失眠、舌红少苔的人,可以考虑用黑羽鸡或乌骨鸡。这种鸡偏滋阴养血,更适合“阴虚火旺”的体质,不过不是中伏首选,除非体质偏热。
中伏吃鸡,搭配3味药材鸡是主角,但药材才是灵魂。这时候,不能乱放,得选“温补而不燥”的药材来扶正驱邪。
党参20克党参能扶脾胃之气、补肺中之虚,是温和平补、不容易上火的好药,尤其适合夏天乏力、气短懒言、易出虚汗的人。
枸杞15克枸杞味甘、性平,虽有补肾阳之效,但也不燥,适合夏天搭配鸡汤养肝肾、益精气,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眼干疲劳。
红枣8颗红枣补脾胃、助药力,搭配党参使用可以协同增强补气效果,还能养心血,改善烦躁、失眠。
这三味药材性味平和、不燥不腻,加上小公鸡一同炖煮,既不会上火,也不会腻,最适合中老年人体虚调理。
炖法有讲究这伏鸡汤怎么炖?有几点必须注意:
🔸1. 用炖锅小火慢炖把鸡和药材放入陶瓷炖锅,加入2升左右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
🔸2. 中午或午后食用中医讲“阳中之阳”是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阳气最旺,脾胃功能最佳,这个时候喝汤吸收好、滋补效果强。
哪些人最该喝伏鸡汤?以下这三类人,喝了效果最好:
脾胃虚、饭量差、容易腹胀的人中伏湿气重,很多人吃不下饭,喝点鸡汤能健脾、开胃、助运化。
老是出虚汗、口淡乏力、气短懒言的人这类人典型的气虚体质,党参配鸡肉,是最经典的补法。
睡不好觉、晚上烦躁、头晕耳鸣的人鸡汤配枸杞、红枣,能养心安神,缓解阴阳失调导致的失眠。
今日互动中伏吃鸡最好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
A. 早上
B. 中午
C. 晚上
(把你的答案告诉老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