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入宫不过是一小贵人,后来如何逆袭成为权倾朝野的太后的

慈禧入宫不过是一小贵人,后来如何逆袭成为权倾朝野的太后的

不可否认,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成为晚清政权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母凭子贵”的因素绝对不能忽略;但这绝非全部原因,甚至绝非主要原因。

1、天生丽质的兰儿,初一入宫便注定了日后的飞黄腾达

出生于满洲镶蓝旗的叶赫那拉氏,并非出身显赫家族,其父叶赫那拉·惠征在光绪二年仅为正四品道员,基本相当于现今稍高于厅局级正职的行政级别。但其毕竟是官宦家庭出身,“年十五六岁时,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以至于光绪二年初一入宫便迅速获得了时为康慈皇贵太妃的喜爱,为其以后获得咸丰皇帝恩宠打下了基础。

另外,通过现今传世的慈禧照片和画像,能够看出年轻时的叶赫那拉氏必然是一位不输于明星的娇艳丽人,这必然会让风流儒雅、喜欢醇酒妇人的咸丰皇帝一眼相中。叶赫那拉氏的初封位分虽然仅为贵人,但却是仅次于当时皇后和潜邸旧人云嫔的三号人物,由此足以证明叶赫那拉氏的天生丽质。

可在当时的咸丰后宫中,除了兰贵人,还有9位后妃;咸丰皇帝又时常留恋于圆明园,沉醉于“汉女之侧”,以至于其很长时间都未得到咸丰皇帝垂怜。初入皇宫的辉煌和现今的孤寂,让兰贵人只能想尽办法引起咸丰皇帝的注意。

《清代野史大观》记录了兰贵人争得咸丰皇帝恩宠的办法:

奕詝暇辄携妃嫔游行园中,闻有歌南调者,心异之。越日复往,近桐阴深处,歌声又作。因问随行内监以歌者何人,内监以兰儿对。奕詝乃步入桐阴深处,盘坐炕上曰:“召那拉氏入。”此即得幸之始也。

自此以后,咸丰皇帝“暇辄至其寝室,旋即有娠”,据相关史料记载,咸丰皇帝对叶赫那拉氏恩宠有加,以至于达到了“文宗宿孝钦所,数日不视朝”的地步。

甚至,因为对叶赫那拉氏的特殊宠爱,再加上叶赫那拉氏“工于书法”的长处,以至于让心力憔悴的咸丰皇帝学起了唐高宗李治,让其代笔批阅奏章并允许其发表政见。

也就是说,在尚未确定载淳为独子的时候,叶赫那拉氏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天生丽质和所学所长赢得了咸丰皇帝的特殊恩宠和信任,就已经注定了其日后的飞黄腾达。

2、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太后强硬消除“赞襄政务八大臣”的威胁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皇帝以“木兰秋狝”为名,携带后宫妃嫔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并继续自己“醇酒妇人以自戕”的消极应对计划,并于咸丰十一年七月病逝于避暑山庄。

咸丰皇帝临终,为年仅6岁的同治皇帝安排了“赞襄政务八大臣”,赞襄政务;同时,为压制政务大臣的权力,授予慈安太后“御赏”印章、同治皇帝“同道堂”印章(由慈禧太后代管)并明确规定政务大臣所出政令,需同时加盖两枚印章,方能生效。

但咸丰皇帝驾崩后,以肃顺为代表的“赞襄政务八大臣”面对两宫皇太后和年幼的同治皇帝,日益骄横、跋扈嚣张,严重威胁两宫皇太后尤其是“肃顺数次觐言欲废之”的慈禧太后的地位。

为保住自己和年幼皇帝的地位和权势,慈禧太后将自己的政治手腕和权谋心术完美展现,积极联系留守京城之恭亲王奕訢,偷偷掌握京畿武装力量,并暗自安排御史董元醇上疏奏请“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并派亲王一二人辅政,以系人心”。

在恭亲王奕訢和醇郡王奕譞的绝对支持下,成功发动政变,夺得朝政大权以后,慈禧太后又展现了自己“最毒妇人心”的一面,诛杀肃顺;命端华、载垣自尽;剩余五位,革职、流放。而后,施行“垂帘听政之制”,以两宫皇太后代行皇帝职权,掌握了最高统治权。

自己成功升级为圣母皇太后,在传统意义上已经走向女性人生顶点以后,慈禧太后依然保持着对权力的巨大欲望和追求,以强于男性的权谋心机,一举夺得朝政大权,在权力之路上又进一大步。也就是说,带给慈禧太后巨大权势的并非同治皇帝,而是自己的果敢和权谋。

3、两宫并立以后,慈安太后又成了慈禧太后的最大制约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咸丰皇帝临终为防止日后出现“母后擅权”的不利局面,曾经“秘授朱谕一纸与慈安后”,并明确规定:“西宫若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

《满清外史》对这份密诏有着更为明确的说明:

迨至热河疾笃,始密书遗诏,付东宫钮祜禄氏曰:“西宫援母以子贵之义,不得不并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全恩礼。若其失行彰著,汝可召集廷臣,将朕此旨宣示,立即赐死,以杜后患。”

不管如何,两宫皇太后并立以后,唯一能够对慈禧太后形成制约的就只剩下慈安太后这一位正宫太后。但骄横跋扈的慈禧太后并没有以极端手段除掉这个巨大障碍,而是在其面前“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恭敬有加、事事先禀明而后行。以至于让原本就“优于德”的慈安太后渐渐“不多闻外事,且辄静摄不出”,乃至逐渐出现慈禧太后独掌朝政大权的局面。

对待女人,慈禧太后有着独特的方式,也正是这种变换自如、因人而异的处事方式,才让慈禧太后一步步走向了人生巅峰。

后记

不可否认,独子载淳为叶赫那拉氏赢得了咸丰皇帝更深一步的恩宠,也为其提供了夺取最高权力的理想平台。但是同治皇帝,只是慈禧太后走向成功的起点,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没有在“辛酉政变”中的政治手段,没有对待慈安太后的“恂恂不敢失礼”,也绝对无法实现她走向人生巅峰的梦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垂帘太后:慈禧》、《清实录·文宗实录》、《清代野史大观》、《翁同龢日记》、《清史稿·后妃列传》

相关数据流

360密码保存在哪里 360浏览器密码保存在哪个文件夹
365bet最快线路监测中心

360密码保存在哪里 360浏览器密码保存在哪个文件夹

⌚ 10-27 👁️‍🗨️ 6361
大头电视为什么淘汰
365bet最快线路监测中心

大头电视为什么淘汰

⌚ 07-01 👁️‍🗨️ 1418
字魂龙行龘龘体
365bet最快线路监测中心

字魂龙行龘龘体

⌚ 08-13 👁️‍🗨️ 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