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对分手的恐惧心理需要追溯到童年
很多时候我们脑海里那些超乎寻常的奇怪的巨大恐惧都源自于童年经历。
恐惧感越是强烈的人,往往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陪伴着一个内心脆弱的家长。
“如果你让我失望我会很难过。”这个内心脆弱的家长可能经常这样告诉你,你很爱对方,不愿意让对方难过,怕对方失望,对方可能将所有坚持生活下去的希望都一股脑地压在你的身上。
于是,从小你就习惯性地收起了自己的任性,习惯性地去讨好,习惯性地小心翼翼。
你形成了这样的早期想法:如果不想伤害对方,就要顺从他们对我们的期许。你害怕自己的愿望和需求的表达会让他们轻易崩溃,渐渐的你也习惯了隐藏自己的需求,认为顺从自己的意愿、想要成为自己的想法会伤害到对方。
从很小的时候,你就习惯了安静地玩耍,收起小孩子的属性,变得格外懂事。
这种心态,也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我们内心深处恐惧的来源。你会觉得和你保持亲密关系的人都很脆弱,无法接受现实的打击。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们的童年中,生活着一个脾气暴躁,经常充满愤怒的家长,随时可能向身边的人施加压力或者暴力。
小孩子的内心总是很脆弱的,这样的愤怒会对本就敏感的内心造成巨大压力。有时候可能只是一般的争吵,在小孩眼里却会演变得十分可怕,眼前的所有消极情绪在小孩子看来是会随时失控的场面。
长此以往,你的内心充满着各种恐惧,这些恐惧源于很久以前发生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的事情,却依然在潜移默化中对现在的生活造成难以察觉的强有力的影响。
成长所造成的内心中的恐惧被超额放大,我们依靠恐惧求得生存。这样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会延续到今后的生活里。
不要惧怕分手,其实那些担心都不会成为现实,及时止损的分手是对彼此今后的人生负责的选择
长大后,我们明明不再需要如此害怕冲突,不需要过度恐惧对别人的伤害,但我们就是做不到,依然担惊受怕,畏首畏尾,动作变形。
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件事,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应该具备处理好自己的事并且解决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当你确定不爱的时候及时提出分手,你的伴侣大概率是不会崩溃的,如果对方崩溃并且出现极端行为,相信我,分手将会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你只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好自己。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斩断让彼此陷入疲惫的感情是一定必要的。也许看起来事情很难结束,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分手所导致的悲伤并不是世界末日,要对自己和对方的自我情感修复安慰功能有信心。
分手可能会导致人难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几周,但事实是,一切终会过去的,这个世界没有谁是离开某个人便不能生活的。可能就在某一天的清晨,睁开眼,发现世界还是在照常运转。
“这个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悲剧,都是因为人们总是表现得过分友好;或者人们过于懦弱,害怕短期的痛苦而造成的。”
比起干脆地提出分手,犹豫不决给彼此造成的伤害会更深
真正的善良和看起来都善良是有区别的。从来不去激怒他人不让他人难过,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善良的事,但这其实会在无形中毁了别人的一生同时也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仅仅为了避免分手后短时间的不愉快就勉强和一个人在一起,这对于对方并不是一件善良的事。如果因为你的懦弱让彼此都在没有爱的生活里耗尽一生,那省去一个看似麻烦的分手场景并不是在帮助对方。
这个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悲剧,都是因为人们总是表现得过分友好,或者为了回避短期的痛苦作出最懦弱的选择。
与其相互拖累,不如彼此成全,各自绽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